近日,长沙市天心区星语林康复中心内活力满满。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骨干教师、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成员宋佳琪,于暑假期间在此开展为期5天的舞动治疗公益课程。这不仅是学校特殊教育领域实践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现,更是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作为长沙职院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的重要一员,宋佳琪深耕舞蹈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领域多年。她拥有MFA舞蹈硕士学位,曾进修于北京舞蹈学院舞动治疗专业,还完成了国际认证拉班动作分析师先修课。团队的平台为她提供了持续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她对“身体语言”的疗愈力量有着深刻理解,也让她更清楚特殊儿童在沟通、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困境,从而坚定了将舞动治疗融入特殊教育实践的决心。
此次公益课程中,宋佳琪结合拉班动作分析理论,融入身体部位认知、颜色认知、动物认知与模仿、情绪感知和释放等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舞动环节:“身体藏宝图”活动中,孩子们跟着指令在音乐律动中拍指身体,强化了身体部位认知和联动;“彩虹丝巾舞”环节里,孩子们挥舞各色丝巾,在想象中让蓝色化作天空飘荡、红色变成火焰跳动,用肢体释放不同情绪;“动物舞会”中,模仿“小兔跳”“小鸟飞”等动物律动,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协作的乐趣等等,原本羞涩、内向的孩子渐渐舒展肢体,有的主动与同伴击掌,有的能用舞蹈动作表达“开心”或“难过”,这些细微的变化让在场的家长和老师倍感温暖。一位特殊儿童家长激动地说:“以前孩子很少主动和人互动,这次课程结束后,他回家会跟着音乐拍手,还会拉着我模仿课堂上的动作,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星语林康复中心教务主任陈思也表示,宋佳琪老师的课程为康复中心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舞动治疗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获得成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独特价值。”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始终致力于特殊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舞动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干预手段,其价值正被逐渐认可。它打破了传统语言沟通的壁垒,让特殊儿童能通过身体“说话”,在律动中修复感知、建立连接,对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宋佳琪下企业开展实践,是团队将专业技能应用于实际、推广舞动治疗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积极探索,为更多特殊儿童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课程全程公益。宋佳琪利用暑期休息时间,克服高温天气等困难,全身心投入教学准备与实施中。“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一点点亮起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她的行动正是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成员践行社会责任的缩影。作为教育工作者,团队成员们始终秉持用专业所长回馈社会、帮助需要的群体的信念,这是责任更是荣幸,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
此次实践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校地协同”育人模式的具体体现,更是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服务社会热忱的生动彰显。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的发展,鼓励团队成员在特殊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让舞动治疗等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在特殊教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特殊儿童在艺术的滋养中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